9月30日,美国历史上注定会留下深刻的一笔,原因有两个重要事件:
首先,首次在弗吉尼亚的海军陆战队基地举行了美国全体将领大会,800多名美军将领齐聚一堂。
其次,美国公开提出“战列舰”的性价比高于航母,并且认为炮弹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导弹。这两个观点不仅让人感到意外,也可能标志着美国在军事发展上的“退步”,甚至可能是他们军力下降的开始。
让我们从这些内容中去深入分析。特朗普在这次将领大会上的讲话并没有涉及太多的战略布局,而更多地讲述了对军费改革的设想。他提到战列舰在未来海战中的潜力,并认为其被低估了。特朗普的看法很简单:战列舰不仅酷,而且它的钢板有6英寸厚,足够抵抗炮弹的打击,因此他建议美国未来可以更多地建造战列舰。
展开剩余79%特朗普回忆起曾有一位海军部长向他展示“爱荷华号”战列舰的图片,自己也因此为之震撼。他甚至提到电影《超级战舰》,电影中用战列舰与外星人作战的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显然,特朗普对战列舰情有独钟。
然而,若美国真的开始大规模建造战列舰,那可真是给我们“送人头”。毕竟战列舰在现代海战中早已被证明远不如航空母舰强大。航空母舰凭借舰载机的打击能力,能够轻松摧毁战列舰。比如说,中国的歼-16战机,携带鹰击-15反舰导弹,已经具备了超音速突防的能力,威力足以摧毁战列舰。
而美国的战列舰,虽然配备有导弹,但其打击距离通常只有几十公里,这与中国的现代导弹相比几乎毫无优势。比如,中国的东风-26D导弹射程已经达到5000公里,并且具有极强的突防能力,对战列舰构成巨大的威胁。
特朗普在讲话中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对未来海战形势的某种恐慌。中国在造船能力上逐步领先,舰艇下水速度加快,尤其是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成功,更加让美方感到压力。美国媒体分析指出,中国的海军力量正在飞速发展,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超过370艘现役战舰,超越美国的296艘,成为全球最大海军。
相比之下,美国似乎在航母领域陷入了停滞,特朗普提出要增加战列舰的建造,反映了他在面对现代海战技术压力时的保守态度。战列舰曾经是依靠强大火力与敌舰进行远距离打击的代表,但在现代海战中,航空母舰和导弹的结合才是主流。美国此举看似是在“倒车”,而且如果真开始生产战列舰,那无疑是在选择一种“过时”的武器。
战列舰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的海战依靠的更多是舰载机和导弹的结合。虽然战列舰的大口径炮弹便宜,但其打击距离有限,根本无法与现代战机和导弹相媲美。若战列舰转型为导弹发射平台,那它和驱逐舰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次全体将领大会给全球透露了几点信息:
1. 美国在战舰领域确实遇到了瓶颈,意识形态和作战思维已经过时,昔日那种敢打敢拼的气魄似乎不复存在,甚至只能在电影中看到了。
2.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给美国带来了冲击,他们似乎意识到在航母领域的竞争中落后,因此寻求通过重启战列舰的计划来绕开这一局面。但重启战列舰注定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对中国来说,这就像是在给自己送“人头”一样。
对于这一点,你怎么看?
发布于:天津市
下一篇:没有了
